·传统木工工具,见过的基本上都快老了


在中国古代,木制品应用于各个领域:建筑业的楼台亭阁,交通运输业的车轿和船,农业的犁和各种农具,军事上的战车战船和兵器,纺织业的纺车和织机,日常生活中的家具,即使到死还得用木制的棺材送走每一个人。

古人的一生离不开木制品,因此木匠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一个好的木匠,干出卓越的木活儿,与其使用的工具密不可分。本文列举和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木工工具。

锯子

锯是木工必备工具之一。主要用来开料,截料和开榫等。从样式上分可分为框锯和板锯两大类。按使用功能分也可分为框锯、刀锯、槽锯、板锯、狭手锯、钢丝锯等。

框锯

框锯(又名架锯),是由工字形木框架、绞绳与绞片、锯条等组成。

锯条两端用旋钮固定在框架上,并可用它调整锯条的角度。绞绳绞紧后,锯条被绷紧,即可使用。

框锯按锯条长度及齿距不同可分为粗、中、细三种。

粗锯锯条长650—750mm,齿距4—5mm,粗锯主要用于锯割较厚的木料;

中锯锯条长550—650mm,齿距3—4mm,中锯主要用于锯割薄木料或开榫头;

细锯锯条长450—500mm,齿距2—3mm,细锯主要用于锯割较细的的木材和开榫拉肩。

刀锯

刀锯主要由锯刃和锯把两部分组成,可分为单面、双面、夹背刀锯等。

单面刀锯锯长350mm,一边有齿刃,根据齿刃功能不同,可分纵割和横割两种。

双面刀锯锯长300mm,两边有齿刃,两边的齿刃一般是一边为纵割锯,另一边为横割锯。

夹背刀锯锯板长250—300mm,夹背刀锯的锯背上用钢条夹直,锯齿较细,有纵割和横割锯之分。

槽锯

槽锯由手把和锯条组成,锯条约长200mm。槽锯主要用于在木料上开槽。

拐尺(曲尺)

拐尺的使用

拐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尺,纵向长,横向短,长度比例通常为4:3。横向尺上刻尺度,也有的纵横两向尺上均刻尺度,用以测定直角和度量尺寸。

古时人们把拐尺和圆规称作规矩。俗语有: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规,圆规;矩,矩形。矩形的方正靠的是拐尺。有圆规和拐尺可以完善方形与圆形的家具造型。

拐尺可用于下料划线时的垂直划线;用于结构榫眼、榫肩的平行划线;用于制作产品角度衡量的是否正确与垂直,还用于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。

斧子

“木匠的斧子厨子的刀,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。”

单刃斧子—传统木工必备之物

斧子有单刃和双刃之分。单刃斧子的刃面作为砍削木柴使用,顶面比较大,兼做锤子使用。

这种木工斧子作用有两个,一个是砍,另一个是砸或者说是钉。

古话说“千日斧子当日锛子”,说的是锛子可能一天就学会了,而斧子要想学好要很长时间。

“砍”

因为木工斧子是单刃,故不适合平砍。不管锛子还是斧子,在锛砍得时候,都是刃子的平面在木材留下的一面,而刃子的斜面在木材需要砍掉的一面。

由此看出,问题来了:因为斧子是分左右撇的。

如果你是右撇,当然用右手砍,这时你会发现,斧子的平面在上面,斜面在下面,如果你一定要砍,你会发现,你不只再砍,而且在砸。这时,进度也不快,效果也不好。此时如果换成左手,斧子是好使了,但是手又不好使了。

所以说木工斧子不适合平砍。如果您一定要平砍,最好找一把反撇的斧子或者是双刃的斧子,效果会更好。

“砸和钉”

斧子的砸是指凿眼和安装。凿眼时,要确保斧顶朝下。胳膊的上半截基本不动,以胳膊肘为轴,手和斧子做弧形运动,确保每一下都要砸到凿子的正中间。

锛子

锛子—大木匠必备之物

古代木工主要分两种:

一种是大木匠(也叫外作木匠),主要搞房屋建筑。因为其加工的基本都是大型木材,所以叫大木匠。

另一种是细木匠(也叫内作木匠),主要从事家具制作。因为其加工的材料相比之下比较小,要求比较细致,所以叫细木匠。

锛子主要为大木匠使用,用于房梁和檩条等大件的初期加工,比如,把圆木砍成方形,把弯木砍成直木。大木匠使用的锛子把比较长,大约一米左右,分量比较重,需要双手使用。还有一种是小型的锛子,单手使用,效率稍低,但是方便灵活。

锛子构造

锛子的主要构造由锛头,锛体和锛把组成。

奔头是熟铁打造,刃部下面铺钢。前面薄而宽,是加工木材的主要部分。后面厚而窄,并有一眼用于安装锛体。

锛体是一个300毫米米左右的圆木,略有弯度,两头上翘。前面的下部有一榫与锛头连接,中间有一长眼用于安装锛把,为防止锛体开裂,用三个铁箍将其箍上。

锛把长约一米,下部断面长方形,与锛体连接,上部断面呈椭圆形,末端常常制作成向后弯曲形状,以方便用手握持。

锛子使用

锛子的使用需要操作人站到待加工木材的上面。以右撇为例(左撇则反之),右脚在前,脚尖微抬,左脚在后,右手握在锛把中上部,左手握在锛把末端,握在锛把中上部的右手在负责完成举起和落下时起着重要作用。

右手完成一次动作的运行轨迹是:身体的中部-身体的前上部-身体的中部。左手,随着右手的运动也跟着小幅运动。

左手掌握锛子加工木材的深浅,锛子锛到木材的时候,左手低则锛的深,左手高则浅。

锛子的落点在右脚的下面,脚尖微抬就是为了防止锛到脚,这种方法只要锛子落到脚下,就不会伤到脚,是比较安全的方法。

墨斗

墨斗的使用

墨斗由墨仓、线轮、墨线(包括线锥)、墨签四部分构成。

墨斗多用于木材下料,从事家具制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较小些,从事建筑木结构制作木工可做的大些。

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圆木锯材的弹线,或调直木板边棱的弹线,还可以用于选材拼板的打号弹线等其他方面,如木板打号或弹线中。

墨斗有时还用作吊垂线,衡量放线是否垂直与平整。

墨斗使用中,弹线一定要注意,右手在中间捏墨线提起弹线,保证垂直,不能忽左忽右,避免弹出的墨线不直,形成弯线或是弧线的形式,造成下料的板材出现弯度。

刨子

木工的刨子是样式最多的一种木工工具,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有多少样。大致按作用分可分为:平刨,圆刨,裁口刨,槽刨,倒楞刨,线刨等。

推刨时,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压住刨身,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,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。刨身要放平,两手用力均匀。向前推刨时,两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,两个食指略加压力,推至前端时,压力逐渐减小,至不用压力为止。

退回时用手将刨身后部略微提起,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,容易迟钝。刨长料时,应该是左脚在前,然后右脚跟上。

使用刨子的老匠人

平刨

平刨的作用是把木材刨平,刨直,刨光。平刨细分可分为,精刨子,二刨子,大刨子,拼缝刨子等

精刨子:尺寸较短,长度大约15-18厘米左右。主要作用是最后一道工序的刨光。

二刨子:尺寸略长,长度大约25-30厘米左右。主要作用是毛料的大致刨直,刨平。

大刨子:尺寸比较长,长度大约50厘米左右。主要作用是长料得刨直,刨平。

拼缝刨子:尺寸更长,长度大约50厘米以上。主要作用是拼板缝。有时也可以用大刨子代替。

锛子使用

圆刨分内圆刨和外圆刨两种,主要用于制作弧面构件。

裁口刨

裁口刨是由刨刃、刨楔和刨床三部分构成,是木工匠师傅在拼接木板时,必不可少的一样手工工具。

槽刨

槽刨是一种用来开槽,刨削板槽,以及装板时开小槽沟的专用工具。

根据需要定刨刃宽窄,刨刃有1分、2分、3分三种不等的宽度。一般槽刨刨底有前后两条厚2毫米、宽25毫米铁片纵向嵌入刨身,铁片伸出8毫米,构成直轨作为槽滑道。前后铁片中间为刨刀。刨身一边还需配上可调节的靠具。

凿子

凿子是一个统称,包括凿子,凿铲,扁铲。

凿子一般比较厚,大约一厘米左右;扁铲一般比较薄,大约半厘米左右,木把比较长;凿铲介于凿子和扁铲之间,下面铁的部分是扁铲,上面把的部分是凿把。

凿子是木工打眼的主要工具。由凿刃,凿身,凿库,凿把和凿箍组成。凿子的尺寸:有1分,2分,3分,4分,5分,6分,8分和1寸的都有,凿子1分大约3毫米。

1分和2分凿子制作比较精细的家具和制作刨子时使用,3分凿子制作家具常用。4分凿子制作门窗用。5分凿子制作门窗框用,6分以上大木做使用。

凿子使用

凿子打眼(又称凿孔、凿眼)前应先划好眼的墨线,木料放在垫木或工作凳上,打眼的面向上,人可坐在木料上面,如果木料短小,可以用脚踏牢。

打眼时,左手紧握凿柄,将凿刃放在靠近身边的横线附近(约离横线3—5mm),凿刃斜面向外。

凿要拿垂直,用斧或锤着力地敲击凿顶,使凿刃垂直进入木料内,这时木料纤维被切断,再拔出凿子,把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,将木屑从孔中剔出。

凿铲

实际上是可以凿的扁铲。由于刃部比较薄,所以不能凿深眼。只能凿浅眼或切掉多余的木材。由于可以凿,力度比扁铲要大一些。

扁铲

扁铲与凿子和凿铲的最大区别是扁铲的把比较长,没有库。不用锤子凿,用两手或身体的推力来加工。形状各异,宽的窄的,圆的方的,直的斜的都有。

木工钻

木工钻的使用

木工钻有拉钻和舞钻两种形式,古代木匠们使用木工钻来进行钻孔。

木工钻由握把、钻把、拉杆和牵绳等组成。

使用时,左手拿住握把,右手拉动拉杆,因事先缠绕在钻杆上的牵绳被拉动后,通过牵绳与钻杆之间产生的摩擦力,随着拉杆的往复拉动,而使钻杆作往复转动而起到钻孔的作用,能钻直径2-7毫米的孔。

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,我们深知使用原材料、原工艺等的重要性,但社会的发展却逐步改变着其中的本质性。

现代机械逐步取代传统加工工具,以上熟悉的工具逐渐消失在制作生产当中。保护文物其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,不仅其本体需要保护,制作过程这项非物质文化也需得到重视。

————

发布于 2025-07-04
120
目录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