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艺:榫卯结构之巧学粽角榫

粽角榫俗称“三碰肩”,因其外形近似粽子的角而得名,是传统家具中的经典榫卯结构之一。




传统粽角榫

有一种家具形式叫做“四面平”,意思就是四面都是平的,是和有束腰家具的那种如女性的曲线般凹凸起伏的形式相对应的,粽角榫就常用在这种四面平家具的转角处。再说细一点,粽角榫常见于顶箱柜和写字台等家具的四角,特点是每个角都以三根方材格角结合在一起,每个角在腿足与边抹立面削出近似于45度斜肩,小立腿出长短榫,边抹下方凿出长短卯眼,与之相接合,长短榫可以辅助榫头承受部分压力不易扭动,加强了竖材的支撑能力,使得家具坚固耐用。




双榫粽角榫

粽角榫的种类有很多,比较常见的有:带板粽角榫、传统粽角榫、双榫粽角榫等。这么多不同的类型主要是为了不同形制的家具考虑的:四面平的桌子采用粽角榫,出于美观的考虑,通常采用闷榫,而不采用透榫;柜、架类则因为粽角榫高于视线之上,所以一般采用透榫,结构上更为坚固。

带板粽角榫

为了使家具更加牢固和经久耐用,就需要留有3—5mm台肩。这个3—5mm的台肩非常重要,防止磕碰肩部位置时损坏榫卯结构,没有台肩的家具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兔子嘴的状况(由于角部的磨损,就像三片嘴一样),或顶面破损后可以刨刮顶面而不至于损坏家具的结构。粽角榫上留台肩这种细节现代木工已经很少用了,原因是即省工、又省料。

粽角榫是面板与腿连接的常用榫,要注意留“抬肩”。

榫卯结构真正做起来还是有点复杂的,为了不浪费材料,我们可以用电脑软件做粽角榫的模型↓↓↓

接下来把模型分解为细节图片及尺寸↓↓↓

粽角榫结构的桌子的构成,切瑞西和您一起观赏。


夹头榫约在晚唐、五代时期在制作高桌上就开始使用了,从北宋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,实际上是连接桌案的腿子、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。

一般木制家具很少使用漆进行涂刷。目前木制家具使用最多的保养方式就是使用木蜡油,因为木蜡油本身是天然植物油没有污染,符合木制家具天然的气质。并且木蜡油可以渗透进木材内部滋润养护内部结构,增强表面硬度,防水防污,耐磨耐擦,还能抵抗自然环境的侵害,防腐防潮,保护木材表面不起皮不起翘,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。

发布于 2025-07-05
21
目录

    推荐阅读